机芯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机芯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农民自曝年赚20万道破什么玄机

发布时间:2020-07-13 15:41:05 阅读: 来源:机芯厂家

黑龙江省农场职工刘贵夫7日在接受媒体“一年下来挣多少钱”的采访时说,“二三十万”,很轻松挣到,而且政府“白给我们的钱都造好几万”。消息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不少声音质疑此老农是否在“吹牛”。而据测算,刘贵夫承包土地30公顷,按照每公顷水稻产粮1.6万斤,每斤1.5元计算,每公顷水稻获毛利2.4万元,扣除1.3万元成本,每公顷水稻大约收入1.1万元。去年,刘贵夫种了30多公顷水田,年收入超过30万元。

这种算法除了没有计入农业机械损耗维修成本,倒也看不出太大的毛病。按照刘贵夫一家三个劳动力计算,年收入人均近十万,比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1033元高出近五倍,确实十分诱人。不过,就算刘贵夫的高收入属实,相较于全国数亿农民,其实并不具备太大的可比性和代表性。

首先,刘贵夫的高收入离不开一个重要前提:借助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实现规模化的大面积种植。刘贵夫承包耕地多达30公顷,平时仅需他和儿子两人打理,这在全国许多地方近乎天方夜谭。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村劳动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3.4亩。

其次,承包30多亩,即500亩土地的年收入是20万元,看上去总收入比较高,但是简单计算下,一亩地的年收入不过是区区400元,不难发现,这个高收入实际上同样是低收入。这实际上也是农村土地大量抛荒和农民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说,质疑20万元的高收入,而忽视一亩地只有400元低收入的现实,实质上是对数字轰动效应的片面解读,缺失的是客观与公正。

避开这两方面,还存在一个别样玄机。

最近,已届81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再次创造了一个全新纪录:经中国农业部验收组认定,袁隆平所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造了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若这种水稻能够大面积推广,有可能多养活四五亿人。

这是“超级杂交稻”发展计划继2000年培育出亩产700公斤的超级稻品种,2005年培育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稻品种后的第三次跨越。

袁隆平表示,希望通过实现水稻种植的“种三产四”来帮助中国农民早日致富。在5年之内,让中国6000万亩农田产出过去8000万亩农田的产量,从技术上来讲,这些目标是做得到的,他对此很有信心。

然而,这一目标在袁院士大干快上的同时,却将农民兄弟远远甩在了后面。

当播到湖南的袁隆平教授所研制的杂交水稻又创下了亩产900多公斤得报道时,湖北咸宁的留守老农们在方圆一百多里还从来没有听到过哪一家亩产破600公斤的记录的。他们纳闷的是,湖北咸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和称两湖平原。其气候、土壤都差不多。怎么湖南产那么多,湖北又那么少呢?到底是他们没有买到袁教授的种子还是种植方法不正确。那袁教授的种子又卖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又都在哪些地方推广?如果是种植方法的问题他们希望不要太复杂,太繁琐。不要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地方所推广的种植技术,几乎精耕细作到每一片枝叶都要用手去拨弄过,虽然产量是有所提高,但劳动成本太高,一家两三个劳动力耕种一两亩田还累得过半死。买农药、生长素、助长剂各种肥料就化掉了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得不偿失。广大农友甚至认为那些只在试验田里得出的产量和技术是没有推广价值的。

身为农民,很多人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去了,良田就荒废在那里。但愿袁院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能尽快下农村,大面积推广,指引我们农友致富。

全棉衬衫

赤峰西装设计

云南定做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