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芯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机芯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消息】海都18周年特别策划风雨同舟废弃粮仓换新房

发布时间:2020-11-17 01:37:13 阅读: 来源:机芯厂家

海都18周年特别策划: 风雨同舟

生如夏花 我要更精彩地活

那一年

一座新房,一副对联

闽南网9月29日讯 多年过去,杨永课的样貌几乎没变,黝黑的肤色,双手粗糙得像锉刀,他还是喜欢打赤膊,走起路来有些颠簸。看到记者一行来,他特地上山摘了新鲜的龙眼,“吃,我们自己种的,很甜。”读书不多的他,热情地招呼我们。

杨永课一家

2002年,海都报发起“爱心助老行动”,时年60岁的杨永课就是其中一个。

杨永课,南安柳城街道施坪村人,因为家穷,他45岁才娶到媳妇。婚后他才发现,妻子有精神疾病,但新生的女儿给他带来希望。虽然一家三口蜗居在十几平方米的废弃粮仓,伴着蝇鼠和牛粪味入睡,但他勤奋,除了村里分的三分田外,他还到厦门、三明打短工,砍柴、炸石、烧瓦窑,他都干。那时候的他就想,自己就算是蜗牛,一点一点爬,也能给女儿好一点的生活。他想都不敢想,有一天能拥有一个新房。而这个奢望,在短短两个月就实现了。

2002年底,杨永课的故事见报后,打动了很多人,一些好心人给他们寄来了衣服、钱款,还有爱心企业捐资近4万元,在距离废弃粮仓不到20米远的地方,为他们盖起了水泥房。房子有100多平方米,三房一厅。

随后,海都报还为杨永课征集房前对联,在入选的对联中,他最终挑选了“永成家业心向党,课读社情世知恩。”这副嵌入他的名字的对联,至今仍刻在房前。

时间一晃而过,杨永课微微发福,从前短发、一身男孩气的女儿,已留起了长发,出落得亭亭玉立。

2001年12月5日报道

那个人

那双鞋,点亮了后来

“其实,那段经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这座房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撑。”26岁的海霞说。

从7岁到12岁,海霞的童年都是灰色的。潮湿阴暗的住所,残障的父母,在学校里,没有同学愿意和她做朋友,“心里很自卑,很自闭”。海霞当时第一次见到海都报的记者杨清竹时,缩在父亲背后,只敢探出脑袋,那时杨大哥20岁出头,挺帅气的,小海霞隐约听懂,杨大哥是来帮助他们的。

不久,海霞迎来了童年里的第一抹色彩。“很多事过去太久,那时太小,记不清了,但是我印象很深的是,杨大哥送给我一双帆布鞋,第一次收到礼物,我那时候有话说不出口,心里开心得不得了。”那双鞋,海霞穿了三年,从小学六年级,一直到初中毕业。

家境窘迫,海霞一心想打工挣钱。“杨大哥劝我要继续读书,可是我没听,”这成了海霞心里的缺憾和愧疚。这些年,父亲跟杨大哥有联系,海霞始终不敢跟杨大哥说一句话、发一条信息,“感觉自己辜负了他,挺没脸见他的。”

卖衣服、做服务员、工厂打工……当同龄人熬夜读书忙于升学时,海霞每时每刻的念头就是打工、攒钱、养家。

前两年,母亲过世,父亲的腿疾更严重了,一犯病,腿里渗出血,流了一屋子。父亲担心拖累家里,腿疾拖到无法走路了,在海霞的催促下,才去看病。“一个月要医药费1000多元,我的工资都不够,只能找亲戚借了两万。”

那这些欠款呢?“还完了呀,遇到我老公后,两个人一起工作,日子也好过了一点,”这个刚做了妈妈的90后说,“打工挣的钱少,父亲治病又要钱,心生抱怨的时候,我会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没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出身,但是曾经那么多人帮助我们,我不能再辜负帮助过我们的人了,要好好照顾父亲,乐观一点生活,以后我也会这样教育小宝贝。”

那份情

说好的,一定来啊

“你有杨记者电话吗?”

这是回访过程中,杨永课唯一主动说的一句话。他说,原来记的电话本不见了,想来也几年没和杨记者联系了。我将电话给了他。他催促女婿赶紧拨一个。

“杨清竹啊,我永课……我女儿结婚了,生了一个孙女,3个月大了,还没办酒席,什么时候来我请你……一定来啊。”挂电话前,他又重复了几遍,“一定来啊。”不知道是否是我太敏感,我感觉他的鼻音重了些。

海都报和杨永课相遇,已13个年头。13年,能忘掉一个深爱的人,也能把感恩深深铭记在心里。

问了杨清竹前辈,送过海霞一双鞋,怎么劝海霞上学,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但海霞这些年都没有忘记。我们力所能及的给予,却让他们心头挂念。

临走前,杨永课腿脚不便,仍坚持送了我们一段,“明年四月来,请你们吃杨梅。”车窗外,他挥起粗糙的手,嘴角挤出一点笑容。(海都记者 陈莹钰 田米 文/图)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肾病专家武敏亲诊我院

杭州市处女膜修复手术医院哪家好

固阳牛皮癣医院